在我们的生活中,“全面小康”这个词常常被提起。你是否曾思索,什么是小康?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?近日,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“全面小康追梦成长”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参与,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对“全面小康”的领会与追求,展现出充满童趣与梦想的征文作品。
追梦的声音:12万孩子的畅想
从2020年5月开始,这场征文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,吸引了江苏省内外的12万余中小学生参与。孩子们通过写作,表达出对快乐生活的向往和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梦想。
在这次征文大赛中,不少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出发,将“小康”与家乡变化结合,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。他们的声音,或许就是“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”背后的灵魂,直击人心,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激情和梦想的力量。
小康故事:从小处着笔
不少评委和专家在评审时发现,这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,孩子们能够很好地从小处着笔,表达出小康生活的点滴感受。一位一等奖得主在作文中把三代人的故事浓缩成一棵树的成长,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变迁与家乡的情怀;另一位小朋友则化身为一滴水,记录下家乡文化与秀丽景观的点滴,展现出时代的变迁。
这样的写作不仅展示了孩子们作为小“观察者”的独特视角,也反映出他们对小康生活的领会与感悟。
成长的瞬间与社会的变迁
对于这些年轻的“追梦人”来说,征文不仅仅是写作的任务,而是他们观察全球、认识社会的窗口。通过这个平台,他们更好地领会“小康”这一宏肖的内涵——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,更是灵魂的充实和社会的和谐。
这让我们不禁反思,在这个奔向全面小康的经过里,孩子们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。每一份贡献,都是对未来的期待,都是对祖国的热爱。
小编归纳一下:践行梦想,走向未来
通过这场“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”,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们不仅对自身成长的思索,更对祖国未来的寄予厚望。他们的声音,记录着时代变迁,表达了对小康生活的热爱与追求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梦想能够不再只是纸上的文字,而是真正的实现!
学生们用他们的激情与聪明,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,也让我们期待,未来的他们,一定会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,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